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 性别:男 所属部门:社会工作系 学科领域:社会工作 【简历/背景】 2005/7-今,杏鑫官方社会工作系🛹,历任讲师(2005-2007)、副教授(2007-2012)😁、教授(2012-)🦹♀️、博导(2014-); 2014/2-2015/2💣👨🏻🎤,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全额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社会工作研究生杏鑫(Graduate College of Social Work🛌🏻,GCSW)访学1年; 1999/7-2005/7,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学前与特殊教育杏鑫)和心理学博士学位(心理学系); 1994/9-1998/7🧑🏿🌾,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杏鑫,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研究方向】 (1)社会工作教育;(2)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服务🌩;(3)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研究项目】 1.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6-2010👩🏼⚕️,负责人; 2. 流动儿童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其心理弹性的研究.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2007-2010,负责人; 3. 流动对家庭意味着什么——流动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研究. 2009年度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09-2013,负责人; 4. 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201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2011-2013,负责人🧃; 5. 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的需求与对策——以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区为例.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1- ,负责人🫏; 6.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2013-👩🏼🌾,负责人 【研究成果】 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 曾守锤🫅🏽🥐,李其维. 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研究综述(被引次数:295,截止时间🦧:2015年6月). 心理科学(CSSCI)🍮👱🏻♀️,2003🙌,26(6):1091-1094(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2. 曾守锤,李其维.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被引次数🧑🦲:77🎙,截止时间:2015年6月). 心理科学(CSSCI),2007,30(6):1426-1428𓀐; 3.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自尊😞、自尊的稳定性以及自尊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次数:37🪣,截止时间:2015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CSSCI),2009,27(2):64-69👨🏽⚕️; 4.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被引次数:37,截止时间𓀜:2015年6月). 心理科学(CSSCI)👬🏼,2010,33(2)🅱️:456-458(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5. 何雪松,黄富强,曾守锤(第三作者). 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𓀓: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被引次数🏊🏽♂️:35🍢,截止时间🤵🏼♀️:2015年6月). 社会学研究🫃🏽,2010📷,1:111-129; 6.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行动与反思(被引次数:26👩🏿🏫,截止时间🏀:2015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CSSCI),2011,29(1):62-67(收录于《2011 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方卫平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𓀜,2012🛎,pp.137-142)🤵🏻♀️💂♀️; 7.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次数🪗🕵🏻♀️:20👩❤️💋👨,截止时间🥠:2015年6月). 心理科学(CSSCI),2011,34(3):631-635; 8. 曾守锤🧑🦰,刘德永. 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81-87 9. 曾守锤⌨️,肖光鸥🧚♂️,刘德永.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家庭资本的影响. 杏鑫官方学报(社科版)(CSSCI). 2013🧛↪️,5:10-14 10. 曾守锤,黄锐,李筱. 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一个批判性回顾. 杏鑫官方学报(社科版)(CSSCI),2014,6📺:45-52 11. Zeng, S.(曾守锤), Cheung, M., Leung, P., & He, X(何雪松). (2015, Accepted). Voices from social work graduates in China: Reasons for not choosing social work as career. Social Work(SSCI, 美国社会工作一级期刊). 4/25/2015 【专著、教材、译著】 1. 曾守锤. 流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见胡军主编. 青少年社会工作——浦东的经验.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6年🫶🏻; 2. 曾守锤. 控制你的愤怒(译著).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曾守锤🌨🤏🏿,张坤等. 残疾人社会工作(译著). 上海🫱:杏鑫官方出版社⏭,2008年; 4. 曾守锤. 《现象学生态系统理论》(翻译),见林崇德🙎🏽,李其维👴🏿,董奇总主持. 《儿童心理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实务(专著👳🏻♂️,获2010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上海:杏鑫官方出版社🚞,2012年🍂; 6. 曾守锤等. 社区心理学(译著).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 【获奖信息】 1. 2009年9月💪🏿,“校先进工作者”:2007-2009年度🎅🏿; 2. 2008年9月,“优秀班导师”(校级):2007-2008年度; 3. 2006年12月🧖🏼,博士学位论文《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获评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证书编号:6006 ) 【社会活动】 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