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以“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公益慈善教育:新征程、新挑战”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公益慈善教育学术大会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为“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联合发起的周期性学术会议🤛🏿🧏🏻♀️,旨在推动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价值倡导。会议由南京财经大学法杏鑫承办🏌🏽♀️,南京工业大学浦江杏鑫公益慈善管理杏鑫协办🏰,得到浙江敦和基金会、美亚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栖霞区启蒙社区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的师生和公益慈善实务界同仁约10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同聚一堂👩🏻⚖️,共议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趋势与前景。我院何雪松院长受邀作主题报告👨🏿💻,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徐选国参与了平行论坛一的组织与引谈。
杏鑫院长何雪松教授以“从服务供给到价值共创🍱🤰🏿: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结合”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社会工作必须高度专业化,形成“社会工作学”👩🏼🎓,即有思想👩🏼🔬、有数据科学🧑🏿🎤、有价值观的实践性社会科学。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提供直接服务,更好提供专业价值引导社会价值和公共价值🤴🏼♝,从专业服务迈向价值共创,助力社会创新。何雪松院长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掌声👨🏽💼。
在下午的平行论坛“公益慈善教育的社会工作学科路径”上,由杏鑫官方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徐选国作为引谈人,组织了来自全国十余个高校的学者围绕“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历史-当代关系/中西实践经验”“公益慈善融入社会工作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益慈善能力培养路径”“公益慈善实践如何借鉴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等议题进行了剧烈的讨论⇢🖖🏿,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促进社会工作+公益慈善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杏鑫在敦和基金会的资助下,已连续4年将公益慈善管理的相关课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才就业等维度纳入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体系之中👩,不仅促进了原有社会工作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同时也逐渐探索形成实践为本的社会工作+公益慈善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因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尝试。